论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的情缘|火鸟小课堂
今年的两会上,边缘技术也一直是各界聚焦的热点之一。在各类新科技齐头并进的势头之下,“边缘计算+区块链”成为未来较被看好的发展方向。
边缘计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和区块链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本期的火鸟小课堂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
什么是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并不是个新词汇。
早在2003年,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计算服务商之一AKAMAI在与IBM合作的研究项目中,就已经尝试使用“边缘计算”了。
那么,边缘计算到底是何方神圣?
章鱼,熟悉吗?我们就从章鱼聊起。 科学家曾对章鱼进行过一个测试:科学家往水中放了一只装着龙虾的玻璃瓶,但瓶口被软木塞塞住。章鱼围绕这只瓶子转了几圈后就用触角将其缠住,然后通过各种角度,用触角拨弄软木塞最后将其成功拔掉,得以饱餐一顿。研究认为该实验表明章鱼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即具有所谓的“概念智力”。
科学家又发现,章鱼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拥有五亿个神经元。
而最神奇的是:章鱼所拥有的巨量神经元,仅40%分布在其脑部,其余60%都分布在章鱼的其余腕足上。这就像是“一个大脑+多个小脑”的组合。 边缘计算就像是拥有众多神经元的章鱼。
它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提供最近端服务。不同于注重把握整体的传统云计算,边缘计算更加关注局部。简单点说,边缘计算即是在原先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像章鱼一样,以端节点(腕足)替代中心节点(大脑)完成计算任务,通过局部数据计算实现物联设备的智能控制。
那么,边缘计算何以能够“笼络”人心呢? 首先,和老牌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的低延迟性、交互性以及边缘节点能够迅速扩充的特性,更能满足目前大规模爆发的物联网数据计算需求。
比如在一些同声翻译、在线通话的应用场景里,特别是IoT产生的数据,还没等到它们被上传至云端计算再返回设备,整个处理的时效性早已是大打折扣。在这点上,边缘计算对数据实时交互性的满足显然更胜一筹。
其次,边缘计算在降低资源开销方面做得也不错。一些可以在本地计算的数据,比如机器产生的数据、电表数据等,在本地端或边缘端进行处理将大大减少带宽的浪费。这正解决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燃眉之急。 1+1>2?
可边缘计算和区块链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说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2018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边缘计算技术研究报告》中提到的内容:
“边缘计算目前的推进有一问题,海量的、分布式计算结果不用上传到云平台上,但云平台后期要追溯某个计算的数据,就没有办法实现。”此报告认为,区块链技术有望突破边缘计算这一技术瓶颈,并将加速物联网去中心化的趋势。 边缘计算和区块链在各自应用于物联网的过程中,虽成果可观,但也长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边缘计算作为物联网领域对云计算的补充,除数据追溯问题外,在算力通用性、付费模式以及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头疼。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则始终面临着服务托管、计算性能、响应时间和海量存储等方面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