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剑指10万,暴涨的背后是什么,为何迟迟未能突破10万关口?牛市前景如何?

2024-12-07 17:41 0 比特币

近日,比特币一度站上9.9万美元高位,离10万美元的关口只差一步之遥,大家都在欢呼,仿佛这就是一场盛大的庆典。那么,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大关有哪些因素在推动,近期能否实现突破,冲破10万美元后牛市是否还能持续呢?这些问题无疑是大众关注的重点! 

为什么比特币价格飙升直逼10万?

比特币价格的剧烈上涨不仅是市场炒作的简单结果,而是由美联储降息、美国大选结果等多重因素影响叠加所致。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哪些因素在推高比特币。

特朗普胜选成最大催化剂

比特币突然牛市,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刚刚二次竞选美国总统成功的特朗普。

今年7月28日,特朗普盛装出席了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行的比特币2024大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长久以来,我们的政府一直在违反每个比特币玩家都铭记于心的一条基本规则:永远不要出售你的比特币。” 特朗普对比特币大加赞叹,并计划将美国打造为全球的加密货币之都和世界的比特币超级大国。

为了筹集竞选资金和争取加密货币行业的选民,特朗普连连许下承诺:倡导未来所有比特币都在美国制造、政府100%保留其拥有的比特币、创建稳定币框架等措施扶持比特币等。演讲结束之后,比特币随之暴涨,当天比特币突破6.8万美元,最高触及69370美元。

近日,特朗普团队更是被爆出正考虑在白宫新设一个专门负责加密货币政策的职位,旨在加强与数字资产行业的沟通。如果这一计划得以落实,这将是白宫历史上首个针对加密货币的官方职务,而且无疑会推进加密货币发展进程,这些潜在的政策预期大幅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

美联储降息持续利好

2024年全球央行,特别是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密集的降息措施,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这种宽松的货币环境极大提升了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兴趣,其中比特币作为非传统资产尤其受到关注。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美联储将继续其降息路径,计划在12月、1月和3月实施连续降息,随后在6月和9月再度进行季度降息。

尽管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逐渐放慢降息步伐,特别是在就业和通胀数据表现出意外强劲的情况下,但除非11月的经济数据异常强劲,美联储在12月跳过降息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此外,市场对未来政策预期的变化也正在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推动力。

加之,市场热议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的潜在离职,这一传闻加上特朗普预计在明年1月的就职,使得市场对未来加密货币监管环境可能变得更加宽松和友好抱有高度期待。这种双重政策预期的利好正成为推动比特币及整个加密市场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

8NzsBxkycP6MZTuyCsMY4GsqSb4quQ3k4RpVG53O.png 

投资者心理和市场情绪推升

比特币价格跳升的另一个原因是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和市场情绪的高涨。

最近,贝莱德通过其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推出了比特币期权交易。Coinpedia新闻报导,IBIT在第一天交易量惊人,达到19亿美元,创下比特币ETF的新纪录。

此外,MicroStrategy宣布以约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51780个比特币,共计持有比特币331200个。MicroStrategy是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上市公司,目前,该公司持有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比特币。这无疑增加是市场上比特币投机者的信心。

市场情绪的另一个驱动力是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讨论。随着比特币价格接近10万美元的心理关口,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媒体报道激增。这种狂热情绪激发了零售投资者的购买热情,他们担心错过进一步的涨势,从而进一步推高了需求和价格。

AI预测模型也对市场情绪有显著影响。多家知名分析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比特币价格进行预测,乐观的预期吸引了大量投机性资金进入市场,这些资金寻求在年底前抓住预期的价格上涨。

矿工的囤积行为也对比特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价格的持续上涨,矿工倾向于囤积比特币,期待未来更高的价格,这减少了市场上的流通供应,为价格上涨提供了额外支撑。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利好的市场环境,为比特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比特币减半周期和ETF的推出支撑

比特币供应的周期性减半事件也是推高价格的一个关键技术因素。2024年4月,比特币迎来了第四次区块奖励减半。每四年一次的供应减半通过人为减少新比特币的供应量,增加了其市场稀缺性,从而推高了价格。这种供需动态的调整为比特币的价格上涨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此外,2024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首个现货比特币ETF,比特币ETF的推出为市场结构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些金融产品的出现,为大量机构投资者及零售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比特币投资渠道,大幅提高了比特币的市场流动性和可接受度。

据SoSoValue数据,美东时间11月21日,比特币现货ETF总净流入10.05亿美元,连续4日录得资金净流入。比特币现货ETF总资产净值已达1059.08亿美元,占比特币总市值比例(ETF净资产比率)达5.46%,历史累计净流入达303.52亿美元。

比特币为何迟迟未能突破10万美元?

尽管比特币在市场上频频传出利好消息,但在逼近10万美元的关键门槛时,其价格却显得犹豫,未能实现突破。这种现象的背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涵盖了市场心理、监管预期、以及技术性回调等多个层面。

首先,接近10万美元的心理关口时,获利了结的压力显著增加。

这一价格点不仅是数字上的里程碑,也是许多早期投资者设定的目标。当比特币价格触及这一水平时,大量早期持有者选择卖出,以锁定其利润。这种大规模的获利了结行为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从而引发了价格的短期回调。在金融市场中,此类现象在达到重要的心理和技术阻力位时尤为常见。              

此外,监管的不确定性也对比特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构成了重大阻碍。

近期,随着美国财政部宣布可能对加密交易征收更高税率,市场的不安情绪被进一步放大。投资者普遍担忧,加密货币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许多潜在的买家选择观望,减少了市场上的购买力。此外,对于政策的预期变动在市场中引发波动,尤其是在关键价格点附近,这一点在加密货币市场尤为突出。

年末流动性的减少也对比特币价格构成了阻力。

在每年的最后几个月,由于假期效应,许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会有所下降。资金流入的减少使得市场难以维持持续的价格推高,同时,传统市场进入假期模式,新资金的入场可能性减少,这限制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最后,技术性的回调需求也是比特币未能突破10万美元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比特币的价格多次触及到被视为超买区域的技术指标。这种技术性的过热征兆通常会促使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免价格上涨过快而导致不稳定。这类技术性的警告往往会促使投资者在达到高点时获利了结,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调压力。

牛市是否还能持续?

尽管比特币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未来的牛市走势依旧被多位行业领袖和分析师看好。

近期,Metafide的首席执行官就大胆预测,到2027年底,比特币的价格有望达到惊人的50万美元。他指出,比特币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加密货币机构化的背景下,比特币作为资产的合法化将带来更多稳定性。他进一步解释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机构进入市场,比特币市场将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

同时,BCA Research的分析师Dhaval Joshi也持乐观态度。他指出,尽管短期内比特币可能会面临回调,但从长远来看,其结构性的上升趋势并未受损,预期比特币价格最终将超过20万美元。

CryptoQuant的创始人Ki Young Ju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根据过去牛市的进展,比特币仍处于本轮牛市的早期阶段,有望实现更高的价格目标。

此外,Galaxy Digital的创始人Michael Novogratz同样看好比特币的未来,尽管他警告称市场的高度杠杆化可能导致短期内的价格调整。他认为,尽管比特币在未来可能会经历回调,但其达到并超过10万美元的潜力是不可避免的。

从长期来看,比特币的潜力远不止10万美元。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市场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务必保持理性,在基于充分的研究与风险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投资者如何布局?

随着比特币价格接近10万美元的心理关口,投资者们面临的是如何在这个高波动性市场中进行有效的投资布局。理解市场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以及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策略,是投资者们在这个阶段必须关注的关键点。

根据比特币及其市场历史,我们知道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极大。在特朗普的政策潜在支持和美联储的持续降息背景下,比特币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但与此同时,高波动性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因此,分散投资变得尤为重要。

投资者应考虑将比特币作为一个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的投资。这意味着在比特币之外,还可以考虑投资其他加密货币、股票、债券或其他资产类别,以分散风险。此外,设置止损点和利润目标,能帮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时保护投资并锁定收益。

考虑到比特币价格的长期上升趋势和周期性波动,投资者需要在长期持有和短期交易之间找到平衡。长期投资者通常看好比特币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因素,比如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他们将忽视短期波动,专注于比特币的长期增长潜力。

短期交易者则可能利用市场的快速波动来实现利润,尤其是在大型政策事件或市场情绪变化时。然而,这需要对市场动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高效的交易策略,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条件。

 

总的来说,过去一周,比特币用数据和表现证明了市场的活力与潜力。虽然短期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毫无疑问,比特币正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上。未来是否能突破10万美元,将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需要理性分析。

 

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