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界碑
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半年多跌了70%,你会买入么?
可能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不敢买,有一种泡沫破灭的即视感。
那我追问一句:如果一个资产在13年的时间里从几分钱涨到2万多美元,你会买么?
可能大多数同学的反应是——有种大牛股的即视感,会考虑买入。
然而,这两个问题中所提到的资产,都是比特币。
2010年以来,主要资产中比特币的涨幅最大,没有之一。
而2022年的比特币,从6.8万美元的高位,跌破2万美元,最低到1.8万美元,70%的跌幅,也只用了7个月。
目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已经崛起,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一度达到3万多亿美元。很多国家的监管层,也都开始包容和接纳比特币,将其纳入监管。同时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已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些背景之下,比特币似乎是不容错过的核心资产。
但问题是:你真的理解比特币么?
理解比特币,不同于简单地理解某个投资产品,而是理解未来的一把钥匙。
01
比特币究竟有什么价值?
在物理意义上,比特币就是一串加密字符,本身毫无价值,更没有所谓的“内在价值”。
那比特币凭什么这么贵?
其实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和主权货币比较。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美元就有吗?美元也没有,顶多也就算是精美的印刷品而已。
美元的价值,来自美国政府的信用背书,借助美国政府的强大信用,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地方流通。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如此。
和纸币一样,比特币也没有内在价值,只是借助一种新的信用——“技术信用”,在网络上流通。
技术信用就是比特币借用一套叫做“区块链”的技术体系,塑造了全公开、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公开透明,极难篡改,实际上是一种脱离任何人控制的存在,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对于任何资产而言,安全且不被人为操控,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既然政府信用可以支撑价值几百万亿美元的主权货币,技术信用支撑价值区区几千亿美元的比特币,就不奇怪了。
任何资产价值的背后,终究都是信用。在这个意义上,比特币和主权货币并无区别。最后要比较的,是信用的强度、稳健度。
02
为什么有了主权货币,
还要创造比特币?
现代社会,法币由政府发行,强势政府的法币地位很高。美元的信用,就体现了这种强势政府的信用。
但这种信用不是完美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疫情之后,美、欧、日的三大央行竞相印钞,人们对于货币超发的担忧日益加深,对于替代货币和资产的需求越来越大。
货币超发的危害有很多:
第一是通货膨胀,居民辛辛苦苦挣来的收入和财富,会被超发的货币稀释。因此人们对于货币超发是很警惕和厌恶的。
第二是“劫贫济富”,要知道超发的货币,并不是在人群中均匀分布的,总是有人先拿到,有人后拿到。先拿到的人付出的成本很低,而后拿到的人不得不用自己的劳动和资产去交换,成本就很高。
在每一次货币超发中,最后拿到货币的往往是中小微企业、普通居民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这就会导致更大的不平等。
所以主权货币虽然由政府主导发行,但对于财富的分配远远不是中性的。距离发行中心越近的人,就会分享越多的“铸币税”。
而比特币的诞生,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欧日的印钞比赛愈发激烈的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比特币在设计之初,总量就被固定,杜绝了货币超发的可能性。
比特币的诞生,天然就带着反抗传统金融机构的色彩。
03
未来的货币是什么样子?
比特币的诞生是对主权货币发起的一次冲击,那么比特币可以取代主权货币么?
在可预见的未来,加密货币并不能取代主权货币。脱离主权背书的加密货币,不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无法广泛流通。
所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无法完成货币的职能,更多是一种数字资产,充当人们的投资工具。
尽管比特币不是货币,但是它可能会引发人类货币体系的巨大变迁。比特币包含的技术要素、引起的加密货币浪潮,都会引起主流货币体系的演变,甚至商业组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已经发行的稳定币、已经大规模研发的央行数字货币,说明这一演变已经在发生。
未来的货币体系,依然很不确定。唯一确定的是,这个体系在快速演化中。
为了理解未来的演变,我们必须对货币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包括一些坚信的信条,可能都是教条,都在被打破的过程中。
比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因为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被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普遍批评。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的宽松力度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发明了各种理论来证明。
到了2020年,美国、欧洲、日本的三大央行一齐开动印钞机,已经不需要任何解释了,而是一场争先恐后的比赛。
21世纪以来欧美央行的实践表明,20世纪90年代对日本的批评,并不成立。如果当初日本没有宽松货币,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所以站在30年前,今天的货币政策可谓魔幻。
我们所能看到的信号是,信仰已经改变,历史已经转折,人类货币体系的未来充满变数。
这世界并没有真相,只有认知。人类对于货币的认知,在快速地变化。
比特币不是货币,比特币的未来也并不清楚,但是比特币的出现,加速了货币的演化,揭开了未来货币可能的样子。
几乎可以断言的事情是,未来的货币一定包含比特币的某些要素。
因此,尽管比特币不是货币,但具有变革性的意义,是货币的界碑。
只有理解货币运动的规律,才能理解经济的规律。
可能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不敢买,有一种泡沫破灭的即视感。
那我追问一句:如果一个资产在13年的时间里从几分钱涨到2万多美元,你会买么?
可能大多数同学的反应是——有种大牛股的即视感,会考虑买入。
然而,这两个问题中所提到的资产,都是比特币。
2010年以来,主要资产中比特币的涨幅最大,没有之一。
而2022年的比特币,从6.8万美元的高位,跌破2万美元,最低到1.8万美元,70%的跌幅,也只用了7个月。
目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已经崛起,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一度达到3万多亿美元。很多国家的监管层,也都开始包容和接纳比特币,将其纳入监管。同时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已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些背景之下,比特币似乎是不容错过的核心资产。
但问题是:你真的理解比特币么?
理解比特币,不同于简单地理解某个投资产品,而是理解未来的一把钥匙。
01
比特币究竟有什么价值?
在物理意义上,比特币就是一串加密字符,本身毫无价值,更没有所谓的“内在价值”。
那比特币凭什么这么贵?
其实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和主权货币比较。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美元就有吗?美元也没有,顶多也就算是精美的印刷品而已。
美元的价值,来自美国政府的信用背书,借助美国政府的强大信用,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地方流通。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如此。
和纸币一样,比特币也没有内在价值,只是借助一种新的信用——“技术信用”,在网络上流通。
技术信用就是比特币借用一套叫做“区块链”的技术体系,塑造了全公开、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公开透明,极难篡改,实际上是一种脱离任何人控制的存在,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对于任何资产而言,安全且不被人为操控,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既然政府信用可以支撑价值几百万亿美元的主权货币,技术信用支撑价值区区几千亿美元的比特币,就不奇怪了。
任何资产价值的背后,终究都是信用。在这个意义上,比特币和主权货币并无区别。最后要比较的,是信用的强度、稳健度。
02
为什么有了主权货币,
还要创造比特币?
现代社会,法币由政府发行,强势政府的法币地位很高。美元的信用,就体现了这种强势政府的信用。
但这种信用不是完美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疫情之后,美、欧、日的三大央行竞相印钞,人们对于货币超发的担忧日益加深,对于替代货币和资产的需求越来越大。
货币超发的危害有很多:
第一是通货膨胀,居民辛辛苦苦挣来的收入和财富,会被超发的货币稀释。因此人们对于货币超发是很警惕和厌恶的。
第二是“劫贫济富”,要知道超发的货币,并不是在人群中均匀分布的,总是有人先拿到,有人后拿到。先拿到的人付出的成本很低,而后拿到的人不得不用自己的劳动和资产去交换,成本就很高。
在每一次货币超发中,最后拿到货币的往往是中小微企业、普通居民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这就会导致更大的不平等。
所以主权货币虽然由政府主导发行,但对于财富的分配远远不是中性的。距离发行中心越近的人,就会分享越多的“铸币税”。
而比特币的诞生,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欧日的印钞比赛愈发激烈的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比特币在设计之初,总量就被固定,杜绝了货币超发的可能性。
比特币的诞生,天然就带着反抗传统金融机构的色彩。
03
未来的货币是什么样子?
比特币的诞生是对主权货币发起的一次冲击,那么比特币可以取代主权货币么?
在可预见的未来,加密货币并不能取代主权货币。脱离主权背书的加密货币,不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无法广泛流通。
所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无法完成货币的职能,更多是一种数字资产,充当人们的投资工具。
尽管比特币不是货币,但是它可能会引发人类货币体系的巨大变迁。比特币包含的技术要素、引起的加密货币浪潮,都会引起主流货币体系的演变,甚至商业组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已经发行的稳定币、已经大规模研发的央行数字货币,说明这一演变已经在发生。
未来的货币体系,依然很不确定。唯一确定的是,这个体系在快速演化中。
为了理解未来的演变,我们必须对货币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包括一些坚信的信条,可能都是教条,都在被打破的过程中。
比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因为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被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普遍批评。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的宽松力度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发明了各种理论来证明。
到了2020年,美国、欧洲、日本的三大央行一齐开动印钞机,已经不需要任何解释了,而是一场争先恐后的比赛。
21世纪以来欧美央行的实践表明,20世纪90年代对日本的批评,并不成立。如果当初日本没有宽松货币,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所以站在30年前,今天的货币政策可谓魔幻。
我们所能看到的信号是,信仰已经改变,历史已经转折,人类货币体系的未来充满变数。
这世界并没有真相,只有认知。人类对于货币的认知,在快速地变化。
比特币不是货币,比特币的未来也并不清楚,但是比特币的出现,加速了货币的演化,揭开了未来货币可能的样子。
几乎可以断言的事情是,未来的货币一定包含比特币的某些要素。
因此,尽管比特币不是货币,但具有变革性的意义,是货币的界碑。
只有理解货币运动的规律,才能理解经济的规律。